砂岩

砂岩

泰源盆地:藏匿在海岸山脉中的“桃花源”台湾岛上的人世净土

来源:ayx官网下载    发布时间:2025-03-30 06:10:08

  记》。从此以后,中国人有了一种美妙的情结,寄望如这渔人一般,发现不为人知的隐秘六合。这种主意长时间占据在中国人心头,一个重要原因,是《桃花源记》亦真亦幻地描绘了一方净土。而在台湾,也有这样一方六合,藏匿在海岸山脉之中,进出口便是一条溪水,对着美丽的太平洋,这一个区域便是泰源盆地。

  说起泰源盆地,估量许多人并不知晓其在哪里。确实,比较台中盆地的声名鹊起,台北盆地的富庶富贵,归于台东县统辖的泰源盆地,不管在面积上,仍是概括上,亦或是土地肥美等条件上,均无法与前两者比较,但藏匿在海岸山脉之中的泰源盆地,却因马武溪的腐蚀效果而构成了深邃的峡谷,是台湾原住民在与闽粤移民竞赛失利后,退居山林的庇护所。

  所以比较盆地的称号,泰源盆地更像是夹在海岸山脉中的山间峡谷,其成因与水琏、蕃薯寮两盆地类似。其构成还要追溯到4000万年前的渐新世,其时的台湾岛还沉睡在海底,跟着菲律宾板块向西推挤,将大洋中的泥质堆积物推上了海岸,其间夹杂着来自大陆斜坡上堆积的砂岩、岩块和角砾,并在板块运动的效果下,不断抬升,便有了台湾岛。

  在这块面积只有约3.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比海南岛稍大),山地就占了台湾岛的百分之七十,最显着的地质特征便是崇山峻岭,南北向散布着五大山脉——雪山山脉、中央山脉、玉山山脉、阿里山山脉和海岸山脉。

  虽然海岸山脉是台湾岛上五大山脉中均匀海拔最低的,但这块由菲律宾群岛漂移而来的陆地,是斜向弧陆磕碰的造山成果,不只让台东纵谷平原分外细长外,还因为地质为安山岩的火山集块岩,让泰源盆地成为了一处极端关闭之地。

  因为南北纵长到达150公里,东西均匀宽度仅10公里的海岸山脉,因为秀姑峦溪的切穿,而被切开成了南北两部分。泰源盆地就处在海岸山脉的南段之中,山脉自自里牙津山起,经三间屋山、北花东山、成广澳山、新港山、都兰山而止于卑南溪,仅有泰源盆地因为马武溪南北两处源头的腐蚀切开,便相汇在海岸山脉的内地构成了一个长条形的山间盆地。

  在这里,深邃的峡谷与明澈的溪水相映成趣,被誉为“小天祥”,景色分外壮丽。其可以进出的途径也只能沿着马武溪溯游而上,而马武溪因为下流需求切穿海岸山脉的都峦山层硬岩,所以产生了兴旺的曲流,可谓“九曲十八弯”,并且马武溪入海口直达太平洋之滨。

  当然这还不是泰源盆地隐秘难达的地点,还在于海岸山脉拱起于太平洋之侧,地质以片麻岩和大理岩为主,许多当地都是成90度角直刺进太平洋的断崖,高度均在数百米米以上,就比方台湾花莲县秀林乡的清水海岸断崖,声称国际第二大断崖,前后连绵达21公里,断崖形状如鞘,绝壁万丈,难以通行。

  这种地势隔绝,相当于为进入泰源盆地又加了一道保证,所以时至今日,仍是由台湾原住民的泰源部落和东河部落所居,遗世而独立!所以比较台湾北部的富贵都会圈、台湾南部悠长的前史、很多的遗址、浓郁的「拜拜」文明,以及台湾中西部无边无际平原上的一派农田稻香,台湾东部无疑是台湾人心目中的「净土」,特别是人口稀疏而景色迷人的台东。

  早在史前时代就渡过台湾海峡来到台湾岛的原住民,在通过最近三百多年间的四次移民潮后,逐步不敌来自祖国大陆的移民后嗣,退居东部的高山密林之中,枕在太平洋的波浪上,把悲亢、隐忍、感伤都唱成了海洋蓝调。而泰源盆地便是这一个进程缩影,或者是最终的庇护所。

  上期回忆:台北盆地:面积不如台中盆地,富庶不如嘉南平原,为何台湾首府在这里?

版权所有 © ayx官网下载  保留一切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