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岩

砂岩

看望炳灵寺石窟:丝绸之路上的第一座黄河石窟

来源:ayx官网下载    发布时间:2025-05-10 01:19:10

  中新网永靖10月16日电 (记者 上官云)炳灵寺石窟,是坐落于丝绸之路上的第一座黄河石窟,距今已有1600多年前史。

  甘肃炳灵寺文物维护研讨所所长贺延军表明,炳灵寺石窟坐落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城西南的黄河北岸小积石山大寺沟中,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释教石窟寺之一。

  大巨细小的窟龛,以及精巧的岩画等等,都无声地向世人展现着炳灵寺石窟独有的文明神韵。韶光千载,白云悠悠。现在的炳灵寺石窟,仍然不断吸引着人们重视的目光。

  一路走来,远远便能望见,炳灵寺石窟地点的小积石山丹霞石林,与自此流过的黄河之水相映成趣,别有一番神韵。

  据介绍,炳灵寺是藏语“仙巴本朗”的音译,意为“十万弥勒洲”之意。南北朝时期,炳灵寺被称为“唐述窟”,唐代称灵岩寺或龙兴寺,宋代今后称炳灵寺。

  史料记载,早在西晋时期,炳灵寺石窟地点的大寺沟内已经有前期的宗教活动,十六国西秦时期进入大规模营建阶段。

  此外,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西夏、元、明、清各代都有营建和重修。其间唐代时期是炳灵寺石窟开窟的鼎盛时期,开窟造像数量最多,占三分之二以上。

  “历经11个朝代的不断开凿,至19世纪末,炳灵寺石窟已开展成为汉藏两种风格共存的石窟群。现存巨细窟龛216个,各种造像815尊,岩画面积近1000平方米。”贺延军介绍。

  炳灵寺石窟的岩画和雕塑内容丰富,体裁广泛,被誉为“我国石窟的百科全书”。一起,炳灵寺石窟又极具特殊性。

  它地点的小积石山为白垩纪时期构成的红砂岩丹霞地貌。贺延军说,红砂岩质地较为细腻松软,便于雕琢浮雕造像。炳灵寺石窟中首要是以石刻造像为主,还有一部分是石胎泥塑造像。

  纵览大巨细小的窟龛,贺延军表明,炳灵寺石窟中有代表性的洞窟是第169窟,内有西秦建弘元年的墨书题记,这也是现在国内石窟发现最早的编年题记。

  他表明,其重要性就在于,该墨书题记为炳灵寺石窟的考古研讨供给了牢靠时刻依据,也为我国前期石窟的分期断代供给了一个标尺和依据。

  1961年,炳灵寺石窟被国务院发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它也是国际文明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遗产点之一。

  贺延军表明,从1955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炳灵寺石窟维护作业的首要职责是“看护”,确保石窟的安全。后来跟着条件成熟,便从单一的看护开端向维护和研讨偏重的方向改变。

  2017年,炳灵寺文物维护研讨所整建制划归敦煌研讨院统一管理。他说到,现在的维护理念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即从抢救性维护向抢救性维护和防备性维护偏重改变。

  “要维护好石窟,也要维护好它赋存的环境。”贺延军说,他们正在编制拟定整体性、系统性维护、科学管理计划,对文物本体进行科学调查研讨、防备自然灾害对石窟形成危害。

  “眼下,凭借敦煌研讨院这个维护渠道,有了高科技人才、技能的支撑,炳灵寺石窟的维护作业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逐渐迈向科技化、科学化。”他说。(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念,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文面授权。

版权所有 © ayx官网下载  保留一切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