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青岛市委关于实施“青苗干部启航工程”部署要求,胶州市积极探索“青苗”干部培养路径,围绕靶向施训“引路”、专业支撑“架梯”、岗位实践“搭台”三个层面,为“青苗”干部搭建全方位成长发展的赋能平台,努力打造一支“听党话、能担当、有本领、肯奋斗”的“青苗”干部队伍。
坚持把干部队伍源头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聚焦新入职“青苗”干部,递进式开展初任培训、履职培训、贯通式培训,引导“青苗”干部加快成长。
开展初任培训,上好入职“第一课”。切实抓实“青苗”干部初任培训,坚持以思想政治培训为基础,引导“青苗”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政治品格、增进服务本领。组织“青苗”干部接受廉政教育和党规党纪教育,引导“青苗”干部系好职业生涯第一粒扣子。
实施“青苗”实训,上好履职“专业课”。聚焦“青苗”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助推“青苗”干部加快角色转变、掌握工作要领、规范工作习惯,先后举办2期“青苗”干部实训营,精准设置办文办会、法律和法规、公文写作等专业课程,开展加强团队协作、沟通技巧、舆情应急等案例教学,培训新入职“青苗”干部275人次,为“青苗”干部成长发展“起步期”奠定坚实基础。
聚焦贯通式培训,上好任职“提升课”。坚持在“青苗”干部任职培训中深化实施贯通式培训,打破不同类别、层级“青苗”干部界限,通过“名师授课+一线观摩+异地研学”通式机制,构建各类“青苗”干部“同训、同学、同研”的贯通式培训平台。先后组织举办胶州市优秀青年干部培训班、“双推双考双炼”年轻干部专题培训班等4期贯通式培训班,进一步帮助“青苗”干部打开格局视野、拓宽能力素质。


坚持在能力素质提升上下功夫,根据“青苗”干部发展需求,积极创新“青苗”干部培训方式方法,持续扩大教育培训场景,推动“青苗”干部在深学细悟中成长发展。
“青年行”活动激发动能。依托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青岛空港招商中心等21个实训基地,规划5条“青苗”干部一线研学路线,推动“青苗”干部培训聚焦发展实践、贴近工作场景。先后举办3期“青年行”活动,组织451名“青苗”干部实地观摩学习,推动“青苗”干部在一线场景中不断深化全域发展的体系脉络,持续增强奋进动能。
“‘青苗’干部大讲堂”锤炼内力。创新搭建“‘青苗’干部大讲堂”平台,聚焦全市发展重点领域,采取“知名专家讲理论+一线干部讲实践”模式,不断的提高“青苗”干部专业化水平。一方面邀请国内知名学者、行业专家解析政策趋势,解答发展难题,另一方面邀请市级领导、相关单位“一把手”,为“青苗”干部讲实操、谈经验、教方法。先后邀请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许宪春、中央党校张占斌教授等15名专家学者,20余位一线领导干部走上讲台,累计培训“青苗”干部达1000余人次。
《一本通》学习走实走深。聚焦优化“青苗”干部知识结构、提升“青苗”干部专业素质,围绕经济工作、现代经贸知识、上合组织国家常识等专题,编印5本《应知应会一本通》。组织全市“青苗”干部开展集中学习活动,先后开展10期、1500余人次专题学习,并集中组织应知应会测试,在全市“青苗”干部中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坚持“青苗”干部在工作实践中历练成长,统筹全市重点工作任务和一线岗位,为“青苗”干部搭建实践锻炼平台,推动“青苗”干部在一线淬炼中练就真本领、硬功夫。
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练本领”。紧密结合全市建设发展大局,分批次选派120名“青苗”干部赴“五大新城”工作专班开展工作,选派30余名专业化“青苗”干部参与组建上合示范区投资促进局、国际枢纽港发展局、京沪联络中心,在投身“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中,不断的提高“青苗”干部国际化视野和市场化思维。
在“双推双考双炼”中“壮筋骨”。连续两年开展“双推双考双炼”干部选育工作,先后遴选250名“青苗”干部,创新“集中培训+岗位锻炼”双炼机制,在集中培训后,选派学员到“五大新城”建设、镇街基层、招商引资等重点岗位进行半年实践锻炼,让“青苗”干部在实干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两批250名“双炼‘青苗’干部”能力素质均得到非常明显提升,为全市重要岗位输送一批新鲜力量。
在一线实践锻炼中“长才干”。精准研判“青苗”干部专业化特点、业务水平、培养方向,推动“青苗”干部到一线重点岗位锻炼,通过多场景、多平台历练,不断的提高“青苗”干部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让干部用当其时、用其所长。通过先后选派50名“青苗”干部深入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信访维稳、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等“五个一线”的关键岗位历练,让“青苗”干部在实战实训中强筋壮骨、提能强质。


为深入贯彻落实青岛市委关于实施“青苗干部启航工程”部署要求,胶州市积极探索“青苗”干部培养路径,围绕靶向施训“引路”、专业支撑“架梯”、岗位实践“搭台”三个层面,为“青苗”干部搭建全方位成长发展的赋能平台,努力打造一支“听党话、能担当、有本领、肯奋斗”的“青苗”干部队伍。
坚持把干部队伍源头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聚焦新入职“青苗”干部,递进式开展初任培训、履职培训、贯通式培训,引导“青苗”干部加快成长。
开展初任培训,上好入职“第一课”。切实抓实“青苗”干部初任培训,坚持以思想政治培训为基础,引导“青苗”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政治品格、增进服务本领。组织“青苗”干部接受廉政教育和党规党纪教育,引导“青苗”干部系好职业生涯第一粒扣子。
实施“青苗”实训,上好履职“专业课”。聚焦“青苗”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助推“青苗”干部加快角色转变、掌握工作要领、规范工作习惯,先后举办2期“青苗”干部实训营,精准设置办文办会、法律和法规、公文写作等专业课程,开展加强团队协作、沟通技巧、舆情应急等案例教学,培训新入职“青苗”干部275人次,为“青苗”干部成长发展“起步期”奠定坚实基础。
聚焦贯通式培训,上好任职“提升课”。坚持在“青苗”干部任职培训中深化实施贯通式培训,打破不同类别、层级“青苗”干部界限,通过“名师授课+一线观摩+异地研学”通式机制,构建各类“青苗”干部“同训、同学、同研”的贯通式培训平台。先后组织举办胶州市优秀青年干部培训班、“双推双考双炼”年轻干部专题培训班等4期贯通式培训班,进一步帮助“青苗”干部打开格局视野、拓宽能力素质。


坚持在能力素质提升上下功夫,根据“青苗”干部发展需求,积极创新“青苗”干部培训方式方法,持续扩大教育培训场景,推动“青苗”干部在深学细悟中成长发展。
“青年行”活动激发动能。依托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青岛空港招商中心等21个实训基地,规划5条“青苗”干部一线研学路线,推动“青苗”干部培训聚焦发展实践、贴近工作场景。先后举办3期“青年行”活动,组织451名“青苗”干部实地观摩学习,推动“青苗”干部在一线场景中不断深化全域发展的体系脉络,持续增强奋进动能。
“‘青苗’干部大讲堂”锤炼内力。创新搭建“‘青苗’干部大讲堂”平台,聚焦全市发展重点领域,采取“知名专家讲理论+一线干部讲实践”模式,不断的提高“青苗”干部专业化水平。一方面邀请国内知名学者、行业专家解析政策趋势,解答发展难题,另一方面邀请市级领导、相关单位“一把手”,为“青苗”干部讲实操、谈经验、教方法。先后邀请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许宪春、中央党校张占斌教授等15名专家学者,20余位一线领导干部走上讲台,累计培训“青苗”干部达1000余人次。
《一本通》学习走实走深。聚焦优化“青苗”干部知识结构、提升“青苗”干部专业素质,围绕经济工作、现代经贸知识、上合组织国家常识等专题,编印5本《应知应会一本通》。组织全市“青苗”干部开展集中学习活动,先后开展10期、1500余人次专题学习,并集中组织应知应会测试,在全市“青苗”干部中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坚持“青苗”干部在工作实践中历练成长,统筹全市重点工作任务和一线岗位,为“青苗”干部搭建实践锻炼平台,推动“青苗”干部在一线淬炼中练就真本领、硬功夫。
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练本领”。紧密结合全市建设发展大局,分批次选派120名“青苗”干部赴“五大新城”工作专班开展工作,选派30余名专业化“青苗”干部参与组建上合示范区投资促进局、国际枢纽港发展局、京沪联络中心,在投身“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中,不断的提高“青苗”干部国际化视野和市场化思维。
在“双推双考双炼”中“壮筋骨”。连续两年开展“双推双考双炼”干部选育工作,先后遴选250名“青苗”干部,创新“集中培训+岗位锻炼”双炼机制,在集中培训后,选派学员到“五大新城”建设、镇街基层、招商引资等重点岗位进行半年实践锻炼,让“青苗”干部在实干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两批250名“双炼‘青苗’干部”能力素质均得到非常明显提升,为全市重要岗位输送一批新鲜力量。
在一线实践锻炼中“长才干”。精准研判“青苗”干部专业化特点、业务水平、培养方向,推动“青苗”干部到一线重点岗位锻炼,通过多场景、多平台历练,不断的提高“青苗”干部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让干部用当其时、用其所长。通过先后选派50名“青苗”干部深入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信访维稳、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等“五个一线”的关键岗位历练,让“青苗”干部在实战实训中强筋壮骨、提能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