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世界级建筑扎堆深圳 展现开放多元城市文化 在建筑中阅读城市精神

  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20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文 胡蕾/图)深圳,以其独特的城市风貌和地标建筑吸引了全球的目光。风格鲜明、先锋现代、大师手笔的城市建筑,不仅成为城市形象的名片、城市精神的象征、文化品位的载体,也充分体现出深圳是一座海纳百川的开放型多元文化城市。

  在盛开的簕杜鹃簇拥下,从莲花山公园俯瞰深圳,一条充满现代感的中轴线映入眼帘。关山月美术馆、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以下简称“两馆”)、深圳图书馆、深圳音乐厅、市民中心、会展中心、深圳证券交易所新总部大楼等各具特色的地标建筑,伫立在中轴线上,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些建筑气势恢宏,多出自国际建筑大师之手,不仅展现出深圳格调、深圳气派、深圳品位,也反映出深圳已成为全世界建筑规划设计、尤其是文化艺术类公共建筑规划设计的高地。

  素有建筑界“奥斯卡”之称的普利兹克奖是公认的行业标杆。深圳就有多位荣获普利兹克奖的国际建筑大师之作。作为20世纪以来最具创造力和前瞻性的建筑师之一,普利兹克奖获得者矶崎新,在中国通过竞赛赢得并实施的第一个项目,就是深圳文化中心(包括深圳音乐厅和深圳图书馆)。这一项目集中体现出他所提出的在建筑规划设计中跨越多重时代与多种学科的建筑思想。

  矶崎新认为,深圳建筑应将中国优秀文化精华抽象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文化集中展示地带,深圳文化中心正是这一想法的实践。这也与深圳创新之城的定位契合。自2007年建成以来,深圳文化中心不仅是一处文化地标,更是充满创意与活力的建筑艺术品,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享受文化与艺术的理想场所。

  深圳中心书城的建筑设计师来自日本“新陈代谢派”大师黑川纪章。“新陈代谢派”的核心是“破而后立”,先做减法,再做创新。黑川纪章的构思崇尚回归自然,楼顶为由1米厚土垫积的绿化与生态广场,一条长达500米的楼顶长廊直通莲花山。市民中心书城东西两边是“诗、书、礼、乐”四个绿色文化公园,是深圳标志性文化景观之一。这座建筑所体现的可持续与绿色发展理念至今仍广受称道。

  中心书城旁边的“两馆”是由“解构主义急先锋”国际著名建筑事务所“蓝天组”操刀设计而成。其外形酷炫、壮丽,富有科幻感。其设计理念为一块晶莹剔透的城市巨石,独特而富有美感的造型和丰富的内部展示空间,使其成为建筑界的惊艳作品以及热门打卡地;深圳证券交易所新总部大楼由同样获得普利兹克奖的建筑大师雷姆·库哈斯设计。库哈斯一直以大胆颠覆著称,被人们称为“大裤衩”的央视新大楼就是他的杰作。深圳证券交易所新总部大楼在外形上就吸人眼球,长长的整体的结构,下层有一个像“裙摆”的悬挑平台。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施工时,“漂浮平台”裙楼塞拉门的成功应用,在当时国际建筑界尚属首例,被库哈斯大力点赞“深圳智慧”。

  作为城市的标签和象征、城市文化的“文眼”,文化地标成为很多城市构筑文化空间、树立城市形象、塑造城市文化的不二选择。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音乐厅、大剧院等不一样的新文化地标,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成为一个多元文化碰撞和交流的平台。

  正在建设的深圳“新时代重大文化设施”、位于深圳湾的深圳歌剧院,由国际知名的让·努埃尔团队设计。从设计理念来看,普利兹克奖获得者、国际著名建筑规划设计大师让·努维尔团队为深圳歌剧院项目打造的“海之光”方案极具灵动性和冲击力。该方案从城市、山、海多维角度思考,以音乐与大海的相遇、建筑拥抱音乐、拥抱大海为主要创意,将建筑融入海滨、将艺术融入生活,立足大湾区,创造了一个独特而具有未来性的世界级公共文化地标。

  从红山地铁站出来,远远就能看到一个巨型白色建筑。深圳美术馆(新馆)由知名的KSP尤根·恩格尔建筑事务所与筑博设计事务所共同设计。外墙由梭状石材“编织”而成,不同的斜柱幕墙做成立体多层次效果,外形雄伟。梭状石材组成的光棚,能将直射的阳光变成漫射光,令室内变得舒适和谐;而当入夜后,光棚发出的光芒,令建筑物宛如宝石盒子一样耀眼生辉。自2023年开馆以来,新馆凭借其独到的建筑语言所营造的文化空间叙事迅速“出圈”,成为网红打卡地。

  远眺山海,回望城市。在蛇口,一座可看海的艺术场馆——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由普利兹克奖获得者槇文彦设计,这也是这位建筑大师在中国的首个项目。建筑轮廓如同一艘白色的大船,象征着艺术中心在信息文化传播方面的角色。同时,建筑东部的大绿地和向公众开放的屋顶花园,表达出建筑与城市、公园、大海的关系。

  文化为建筑增光辉,建筑为文化扬新声。这些文化地标以鲜明的形象、重要的文化价值串联城市文脉、不断满足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二学生赵莹莹喜欢去文化地标参观。她说:“深圳的文化地标独树一帜,不仅有很多大师之作,而且文化场馆的展览、戏剧、演出内容丰富,给市民带来了多重精神文化生活。”

  地标是一个城市“精气神”直观体现。深圳的“拓荒牛”雕塑,一看到它就能让人想到深圳的开拓进取精神。地王大厦是深圳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改革开放精神的象征,其建筑造型犹如一根挺拔的竹子,寓意着深圳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攀升的城市精神,至今仍吸引国内外游客过来打卡拍照。

  在不少深圳人眼中,包括地王大厦、深圳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华润大厦、深圳京基100、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和深圳赛格广场在内的多个地标建筑代表着深圳的现代化、国际化和创新性。

  建筑是城市精神的外化。深圳湾文化广场位于深圳南山区的后海中心海滨,这里是近十年来快速的提升的经济新区和世界科学技术创新的聚集点。该项目由马岩松带领的MAD建筑事务所设计,将于今年9月开馆试运营。建筑由8个仿若圆形鹅卵石的建筑构成,营造一种超现实的场景,展现出深圳先锋、创新的现代都市。

  坐落于蛇口太子湾的K11 ECOAST海滨文化艺术区即将于下月开启。其由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以及普利兹克奖获得者、英国的大卫·奇普菲尔德,还有日本的藤本壮介打造,将设计与海滨自然景观和谐交融,构筑起大湾区的创意文化新坐标和绿色生活新据点。

  据悉,还有一批深圳新时代重大文化设施正在加速建设。比如,深圳市文化馆(新馆)、深圳自然博物馆、前海博物馆等项目,令人期待。鲜明的设计形象、丰富的文化价值、独特的艺术魅力,一个个城市文化新地标在深圳加速崛起,它们正成为深圳这座城市新的文化符号,并与城市居民产生紧密的情感连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美国财长贝森特:没有证据说明主权国家抛售美债 可能在秋季讨论下一任美联储主席人选

  注销必查三年账?税局明确!4月15日起,企业注销必须这样办,否则后果严重!

  库明加:只有哈登关心我,下赛季我要去快船!比尔:别拿小杜和我比,我不同意讨论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版权所有 © ayx官网下载  保留一切权利